吴志峰院长寄语2025届毕业生:在接纳中轻装上阵,在行动中寻路前行
(永利yl23411官网地理遥感学院 吴志峰)
2025年6月17日,永利yl23411官网2025届毕业典礼在图书馆副楼五楼报告厅举行。吴志峰院长在典礼上讲话。以下为吴志峰院长在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上讲话的文字整理稿。
院长寄语
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凤凰花开的季节,同学们怀揣着学业收获与梦想憧憬,即将踏上离校远航的新征程,作为院长与老师,不想在这里再叮嘱什么、再鼓励什么、再期待什么,类似的话大家都听得太多太多,只想分享几点近期的思考,只希望能给老师们、同学们脑海激起些许涟漪:

思考1:AI时代什么是人类不可被替代的根本?
2025年,被广泛认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元年。在这一年,各种算法如暴风雨般涌现,大量数据如潮水般涌入,众多复杂的大模型揭示了令人惊叹的世界景象,AI已经到来。我们在此的每一位师生几乎都曾使用过AI,或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影响。各行各业在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被AI取代的风险。然而,AI始终无法领悟“蓦然回首,灯火阑珊”时那一瞥的震撼之美,无法体会朱自清笔下《背影》中父亲蹒跚步伐所引发的潸然泪下,也无法理解人类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价值判断。超越现有知识库的深度思考、情感联结的温度、价值守护的高度——这些永恒的人类能力,正是我们驾驭AI的关键。AI或许能够取代“教书”的职能,但它永远无法取代“育人”的使命。
思考2:如何在人生航程中驱散精神内耗的迷雾?
精神世界的风暴,如无形礁石一般威胁着每个人前行的生命航程。在我30多年的科研与教育教学的岁月里,经常会碰到各种被精神内耗所困扰的个体(包括我自己在内),如何战胜这种精神内耗呢?以行动的确定性锚定方向,以接纳的心态为心灵松绑,让真诚连结成为心灵的港湾。第一,我们不妨践行“十分钟行动法则”:当被眼前各种纠结、思虑、迷茫等困住心神时,不妨先立即做十分钟具体工作,跑跑步、唱首歌、练练字、做一件曾经想过做而没有做的小事,用行动去驱散心中迷雾。第二,保持一份“接纳的心态”:接纳自己与他人的有限性,不苛责失误的每一步,懂得在压力下依然留一隅空间自在呼吸,正如我的湖南同乡曾国藩的十六字箴言:物来顺应,未来不迎,当时不杂,既过不恋。第三,善于建立好自己的“社会支持系统”:联结真诚伙伴,相互倾听,彼此帮扶,让父母、家人、同学、朋友共同分担航程中的风雪、分享幸福欢乐。

思考3:学院能赠送给同学们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?
为此,学院教师们不懈努力,积极筹备各项事宜,作为院长,我亦持续深思此问题。我们曾利用GIS绘制城乡脉络,运用遥感技术审视大地变迁,采用人文地理学方法进行田野调查。学院所赋予各位的,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和技术工具,更为宝贵和重要的是,一套“心灵罗盘”,它刻录着全局思维与空间洞察力的经纬交织,如丹霞地貌般坚毅的实践精神、感悟天地人和之道的人文关怀。拥有此罗盘,我们地理遥感的学子将永远不迷失方向,对未来发展充满坚定信心。
亲爱的同学们,此时此刻,望着即将负笈远行的你们,我想起30多年前我大学毕业时候的一首流行歌《风雨兼程》,歌中唱到:今天你要去远行,正是风云浓,山高、水长、路不平,愿你多保重,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,就这样这样风雨兼程……。无论多么不舍,今日之后,你们终将远行,同学们,请珍惜你心中不可替代的光芒,在情感与道义的心灵深度处扎根,驱散心中的迷雾与彷徨,在接纳中轻装上阵,在行动中寻路前行,谨记与秉承学院赠予的精神火种:脚踏实地,知文达理,博学笃行,正心成人。
祝同学们一路顺风!有空常回家看看。
2025年6月17日 于庆园